湘潭市去哪賞銀杏
2021-10-18 14:15 來源:本地寶整理
【導語】:好象知道湘西的人無外乎兩種,一類是因為喜歡沈從文的文章而想去看看他的出生地以及邊城中翠翠所生活的地方。而另一種則是從湘西剿匪記了解到的,他們多半是懷著十分的好奇想去探尋土匪曾經的足跡 。
我去湘西一半是為了第一個原由,另一半是為了一睹真實的苗人苗寨和一切有關苗族的風土人情。記得早在1993年,毛主席誕辰一百周年的時候,因為工作的原因我去湖南韶山采訪,那時我就特別想去湘西,結果因為急著趕回臺里沒能如愿。這幾年來去了不少地方,唯獨沒有到湖南。去湘西成了一直縈繞在心間的夢。
今年國慶,我放棄了其它的計劃,決定去湘西。去之前先是在網上搜羅了有關湘西的所有資料,才知道原來那兒已成了旅游熱線。所以交通的緊張也是可想而知的。從長沙到吉首,除了火車就是汽車??紤]到汽車的不安全因素,最終我們還是選擇了坐火車。我們坐的是從長沙到張家界的一趟車,在吉首下車。其間經歷了十二個小時的辛苦,于次日早晨七點多到了吉首。因為事先了解到吉首除了附近的德夯苗寨,其它沒什么可看的。
于是我們決定直奔鳳凰。吉首到鳳凰很方便,坐汽車只須一個半小時,而且車次多。所以當天上午我們就到了鳳凰,出了車站當然先找住的地方。因為住慣了酒店,早就想著要入住鳳凰的特色民居,那就是吊腳樓。于是拖著行李,顧不得一路疲勞沿著老街找吊腳樓客棧。遺撼的是,沿著美麗的陀江邊的吊腳樓都告客滿,就連江邊的新式民居也差不多住滿了。誰讓我們國慶出游呢?最后我們選擇在一戶江邊人家安頓下來,主人叫田茂成,非常熱情純樸,地道的鳳凰人的性格。所以盡管沒能住上吊腳樓,但是能住在這樣一戶好客的民居里仍是我們的幸運,何況晚上還能聽著潺潺的江聲入夢,感覺又回到了小說邊城的那個年代。
因為住在古城區,所以一出門就是古樸的小街和店鋪,徜徉其間不由頓生懷古之幽情。偶而還能見到穿著苗服背著竹簍匆匆而過的苗家女子,加上店鋪所售的苗家銀飾,剪紙和繡品,一股濃濃的民族風情撲面而來,讓我們這些異鄉人倍感新鮮和喜悅。
去鳳凰不能不去幾個有名的景點,象沈從文故居和墓地,虹橋,陀江,奇梁洞,南長城,黃絲橋古城。不過我還是最喜歡鳳凰老街,在鳳凰的幾天,我們竟不厭其煩得一遍一遍的走,就象走在歷史里。這和麗江的四方街是兩種不同的美,而且特別不同的是,這里的店主還保留了些許純真和樸實,就象我們的房東田先生。
鳳凰人喜歡食鴨子,我們到的那天剛好是中秋,田先生邀請我們共度佳節。晚餐上竟是不同風味的鴨肉,真可以稱之鴨宴。我們個個吃得津津有味。當然在品味美食的同時,我們也深深的感謝房東的好客。除了鴨子,鳳凰還有許多的名菜,象回鍋肉,酸菜魚,還有各種野山菌等等。說到回鍋肉一定要去大使飯店,價格便宜,味道鮮美。而老街飯店則因為老板馬蹄聲是個作家出名。不過菜就有點名不副實,而且價格貴。所以倒覺得他是一個典型的商人,與我們的房東真是截然不同。
鳳凰不大,一天就可以游遍。而我們卻在那兒住了五天。因為我覺得鳳凰的美需要細細品味,就象讀沈從文的作品一樣,用心去體會
早飯后,可乘101、109等公交車前往齊白石紀念館參觀,懷念世界文化名人齊白石先生,了解其一生的偉大成就,游覽時間約45分鐘足矣。
記憶中的武陵源是山明水秀的,雖然張家界,天子山,索溪峪都非常美麗,可是最難忘的還是猛洞河與王村。
湘鄉市內的韶山銀河旅游區,其主體為韶山灌區,區內有效控制流域面積5050平方公里,正常蓄水位66.5米,庫容2100萬立方米,行政區域涉及雙峰、湘鄉、韶山、湘潭四個縣(市)區,規劃范圍約81平方公里。
韶山滴水洞景區,它位于峽谷的盡頭,其間有條終年流淌的小溪,水滴石成洞,故而得名。
湘潭旅游,韶山旅游攻略游記的展現。
沒有寫過游記,真不知道如何開寫,美女讓寫,那把腦殼揉爛了也得寫不是。
紅太陽升起的地方,是歷史文化名城、湖湘文化的發源地、中國“湘蓮之鄉”;也是全國人民仰慕的旅游圣地,湖南旅游品牌“名人名山”的中心旅游目的地。
早上起來吃了碗蜚聲中外的常德米粉,感覺比較一般。也可能是我不會吃,當地人吃的很夸張,每個人吃米粉的時候居然要六大碟子咸菜,圍成一大圈。
焦氏峨眉龍昂首闊步,天府峨眉龍仰天長嘯,長頭狹鼻翼龍長空翱翔。昨日,湘潭市華隆步步高廣場,由步步高與四川自貢恐龍博物館聯合舉辦的中國恐龍化石展開展。
湘潭河西濱江風光帶建設及棚戶區改造項目即將動工,該項目總投資113億余元,共需拆遷15000余戶。
選擇在八月中秋的這天早上,背著簡單的背包。
滿懷著景仰、崇敬和緬懷,在南國清爽的晨風里,走進一代偉人毛澤東的故鄉。
2021-10-18 14:15 來源:本地寶整理
2021-10-18 14:01 來源:本地寶整理
2021-10-18 13:51 來源:本地寶整理
2021-10-15 17:13
2021-10-15 16:51
2021-10-15 16:50 來源:本地寶整理
2021-10-15 16:39
2021-10-15 16:31
2021-10-15 16:08 來源:本地寶整理
2021-10-15 16:07 來源:本地寶整理